最近,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軍隊保障社會化服務中心正在推進軍民融合食品保障智慧平臺建設。該中心負責人丁干告訴記者:“通過準入辦法的食品供應企業,可以進入平臺數據庫,駐軍單位只需要在平臺上下單,就可以完成食品采購,與在電商平臺購物是一樣的。這可以改變駐軍的分散采購模式,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節省了成本?!?br/>
這一做法,是青島西海岸新區探索軍民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之一。今年10月,在首屆青島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上,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青島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建祥表示,青島西海岸作為青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正積極探索平臺融合、領域融合、區域融合“三融”發展模式,建立海洋深海協同、海軍遠海保障、海防應急動員“三?!比诤蠙C制。
對于“三融”發展模式和“三?!比诤蠙C制,海軍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的評價是“在全國是一個創舉”,并希望西海岸繼續發揮好軍事核心需求牽引強勁優勢,在全國當好先行者、引領者。
“從全國各地軍民融合的模式來看,有以成都、西安為代表的軍工拉動型,以北京、深圳為代表的創新驅動型,以江浙為代表的民營推動型?!蔽骱0缎聟^軍民融合研究院院長任憲雨介紹,“青島及西海岸新區可以歸納為軍需牽引型?!?/span>
據了解,青島市連續八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西海岸新區更是省內唯一的“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濃厚的雙擁氛圍讓這片土地形成了“軍隊有所需,地方盡所能”的軍民融合理念。
平臺融合,就是這種理念的最好體現。任憲雨告訴記者:“我們在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區設立了‘六大中心’,即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技術裝備保障中心、軍地人才培養中心、軍隊保障社會化服務中心、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中心和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建設中心,這六大中心既是工作機構,又是融合平臺,軍地需求在平臺對接?!?br/>
如果說食品保障還是滿足駐軍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艦船裝備技術保障能力的提升,無疑更能體現“靠前保障”的題中之義?!肮沛偪趦扰灤U戏諛藴矢?、涉及領域和門類多、專業性和時效性強,以往單一、隨機、分散、封閉、低效的保障方式已無法滿足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鼻鄭u古鎮口軍民融合艦船裝備技術保障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告訴記者,“聚焦艦船保障需求,軍地雙方共建起艦船裝備技術保障聯盟,這個保障聯盟就設在古鎮口內,聯盟單位達到220家,形成了就近集中、精準專業、穩定可靠的十分鐘技術裝備保障圈?!?br/>
海洋海軍海防是青島及西海岸新區發展軍民融合的最大特色和優勢,海洋強國和軍民融合是青島西海岸新區承接的兩大國家戰略,青島及西海岸新區發展軍民融合也必然打上“藍色”標簽。
“在領域融合上,核心是海洋領域的融合,探索形成深海協同、遠海保障、海上動員‘三?!诤蠙C制?!比螒椨旮嬖V記者。
目前,古鎮口已成功引進8所涉軍涉海高校,與中科院合作建設中科院青島科教園,正在形成中科院青島海洋研究院、中科院大學海洋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兩院一中心”協同發展格局,成立水下信息科學、海洋新材料、艦船總體設計等20個研究中心。
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出,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集中優勢力量協同攻關,要擴大國產技術和產品規?;瘧?,更多立足國產產品開展研制,在使用中不斷迭代優化,進而帶動國家整體創新實力提升。
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產業和人才。目前,古鎮口已建成2萬平方米的軍工產業發展中心,搭建信息對接、技術交易、協同創新等6大功能平臺,初步形成中科系、軍工系、高校系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科研機構、大科學裝置群和高端科技人才加速積聚,各類科研機構20多家,國家實驗室10個。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http://w.dzwww.com/p/1526496.html)